
UV干燥白墨於非100%覆盖率区域一致性
表现探讨与实务应用
资料来源:健豪印刷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智杰副理
喷墨印刷工业通常将白墨应用於透明材质上或於较深色的材质上面做为背景白使用,也有利用其粒子较大的特性堆叠喷印做立体感特效,使主视觉图文与背景有更好的对比效果,增加产品竞争力。若未适当的应用白墨於作品中,所设计的影像或文字会让人有「沌沌的、浊浊的」感受,在亮部调的颜色会失真、於暗部调的设计会不见或失去设计效果。现今的包装、标签或大图输出,无一不强调shelf impact,没有适当的将白墨应用於设计中将无法於第一眼就吸引消费者目光,於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进而影响了产品品牌价值。
白墨印刷
白墨有几项基本的要求:快速、高遮蔽率、良好流平与一致性(Homogeneous)。本篇将对於白墨印刷实务应用做探讨,测试使用设备的白墨喷头墨滴 30 PL,对於渐层或是丝绸状特效有很好的表现。满版白墨印刷遮蔽率高,流平佳;非满版白墨印刷,在透过印前处理软体计算并传送到输出设备,在平网的部分可以观察到有很好的一致性。
UV白墨配方
相较於其他印刷色,白墨的分子结构较大较重,也因其分子结构的特性,容易在管路系统或储墨系统堵塞或沉淀。因此大部分的数位印刷或喷墨设备针对於白墨会在结构上有不同於其他印刷色的辅助设计,降低管路或喷头阻塞的状况。
白墨的组成可以大致上分为五个主要结构,寡聚体(Oligomers)、单体(Monomer)、色料(Pigments)、光起始剂(Photoinitiators)与微调配方(Additives)。
|
![]() |
这些油墨配方对於油墨的表现都是相辅相成的,提高某一成分的比例却可能降低了其他方面的表现。举例来说,光起始剂剂量增加强化了油墨固化效率,但却可能因为光化学反应过快而降低了流平表现。对於分子较大又要求流动性的白墨来说,其配方比例对於科学家更是一大挑战也是各油墨厂商仍不断研发的重要项目之一,白墨中的寡聚体、单体与微调配方比例为影响白墨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图像释义处理器计算
於实务经验,客户端对於白墨印刷会有不同需求。当客户要求白墨遮蔽率降低(非100%油墨覆盖率时)、有雾透感时,有两种应用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A组档案油墨覆盖率100%,藉由设备调整喷墨供应量50%;第二种方式为B组档案设定油墨覆盖率50%,经过RIP软体计算像素大小位置后输出,设备端输出喷墨供应量100%。我们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输出,评估比较其结果。
方式 |
RIP油膜覆盖率设定 |
输出设备油膜覆盖率 |
A |
100% |
50% |
B |
50% |
100% |
可观察到B组经过RIP软体计算输出的白墨一致性有相对较好的表现,以高倍率放大镜观察,其油墨墨滴较小、分布平顺,表现出较佳的一致性。此结果可理解为设备控制软体为输出软体,於调整油墨覆盖率时并无法重新计算像素大小与落墨点。反之,RIP影像处理软体则可以表现较佳的图像运算能力,对平网数据进行加网,使其转换为二值点阵图数据,重新安排落墨点与网角精度,也同时节省了用墨量。
图2 图左为油墨覆盖率於输出设备降低,图右为油墨覆盖率於RIP降低
如图2所示,左边为A组档案100%油墨覆盖率,於输出设备中降低至油墨覆盖率为50%;右边为B组档案油墨覆盖率50%,输出设备油膜覆盖率100%输出。 可以观察到右边 (由RIP计算过后)一致性表现较左边为佳。
图3为高倍数放大镜观察,图左为档案100%油墨覆盖率,於输出设备中降低至油墨覆盖率为50%;图右边档案油墨覆盖率50%,输出设备油膜覆盖率100%输出。后者油墨较前者分布较均匀,一致性表现较好。
图3 图右档案经过RIP计算后输出。油墨分布较均匀,一致性表现较好